新型家庭暴力正在侵蚀孩子童年,父母一

文章来源:胼胝   发布时间:2023-3-30 19:57:59   点击数:
 

谈起家庭暴力这个词,我们总会跟打骂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这些才算得上是暴力。

可有时候仔细回想一下就能发现: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未打骂过孩子,为何他们还是出现了诸多问题呢?

其实,就是因为父母们忽视了一个道理:如今的时代已经变了,家庭暴力也跟着升级,它不再单单地指对孩子进行身体上的攻击,甚至开始隐形化,在你们一无所知的时候,已经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了伤害。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蔓延

1、只顾着玩手机,不愿与孩子交流

如今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有多少人成为了手机的奴隶。

“机不离手”几乎成为各位的日常,每天沉浸在互联网世界的精彩中,其实无形中压榨了你在现实生活中的分量。

曾经有一位记者对多名小学生针对家庭成员玩手机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父母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多过于陪伴孩子的时间。

而对于这种情况,50%左右的小孩明确表示,自己会因此而感到孤单和不开心。

由于现在的父母,平时上班本身就与孩子交流时间有限,下班后又只会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看朋友圈,把孩子给忽略了,更容易导致亲子交流不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的陈卫东先生也针对此事提出了担忧:

“父母如果沉迷于手机,不顾孩子的感受,可能容易导致亲子关系冲突,最终让孩子疏远父母。”

或许这在大人看来并不算什么大事,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只有父母,如果经常玩手机不理人,被无视、没有得到回应的孩子很容易因此受到伤害。

长期在父母“隐性失陪”中成长起来的小孩,未来往往可能出现情绪管理能力差、个性焦躁、难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以及亲情淡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伤害其实不亚于父母们平时打孩子一顿。

2、最亲近的人,说着最伤孩子的话

“你怎么这么笨!”

“真是饭桶,我为什么生了你这个草包……”

“妈妈要不是为了你,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类似的话,你有没有对着孩子说,说完之后有看过孩子的眼神吗?

至今为止,我人生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在某一次情绪崩溃的时候,指着女儿说:“你太让我失望了,早知道当初不生孩子了。”

至今回想起孩子那副模样,都忍不住心碎,后面几次和女儿的谈话中,每次说起这件事,她都会立马逃避,并且双眼通红。

解释的话如鲠在喉,即使我心里明白“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当时是无心的”,可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口,伤害就已经造成,说再多也挽救不回来。

在这里也想告诫其他的父母:“语言暴力虽然不会在人身上留下伤痕,但它的威力并不比打骂差,往往会在人的心里种下散不去的阴霾,使其久久难以忘怀。”

哈佛医学院的马丁教授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孩子持续遭受语言暴力,大脑的海马体、胼胝体体积会不断缩小,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会下降,小孩可能会变笨、变迟钝。与此同时,杏仁核被反复刺激,易增强内心的恐惧。”

所以希望父母们能够明白,你们的贬低、嘲讽、恐吓等,都不亚于家庭暴力带给孩子的伤害,往往会导致其童年布满阴霾,甚至一生都难以治愈。

高质量陪伴+好好说话,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首先,来谈谈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父母总以为能照顾好孩子的温饱,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就算是尽了当父母的责任,然而子女并非宠物,人皆有情,有情之人,必然需要精神上的陪伴。

电视剧《中国式关系》中,马国梁与妻子离婚前,两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他自认为孩子就该归自己,毕竟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结果他却连孩子几年级都不知道,日常对女儿的关心更是少之甚少。

妻子反问:“孩子都这么大了,是谁想拉拢就拉拢得过来的吗?”直接KO了老马。

其实这句话,也是在给父母们敲警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有时候错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在有限的时间内,放下手机和工作,多陪伴孩子,跟他们一起玩玩游戏、一起阅读、做一次手工、来场全家旅行等等,有时候一点点小事就能让孩子们得到满足。

其次,来谈谈关于亲子沟通的问题——

一个低层次的父母,只懂得用吼叫来教育孩子,除了徒增伤害,并没有什么大作用;

而一个高层次的父母,则懂得和颜悦色与孩子相处,在言语上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好好说话,是一个父母一生要学习的必修课。我们能理解父母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有情绪失控之时,这时难以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但请大家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有事论事,不过分夸大事实,可以批评孩子的行为,但不要上升到人格侮辱的地步。

另外,等情绪冷静下来以后要对孩子安抚一番,告诉他们自己为何生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taozhi.com/yszl/15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