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拾太经果童1

文章来源:胼胝   发布时间:2023/12/15 15:53:03   点击数:
 《拾太经》篇《果童》章,辅臣果童黄帝曰:夫民卬(仰)天而生,侍(恃)地而食。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谁敌(适)(由)始?对曰:险(俭)若得平,谌[若得正],[贵]贱必谌,贫富又(有)等。前世法之,后世既员yún,(由)果童始。果童于是衣褐而穿,负并(胼)而峦(),营行气食,周流四国,以视贫贱之极。黄帝说:“百姓仰仗天地之道才得以生存,得到赡养。所以,上天就是人类父亲,大地就是人类的母亲。现在,教导百姓而使之端正,整饬吏治而使天下公平公正,谁最适合担当、谋划呢?”果童回答道:“你选择节制便能求得公平公正,你选择信诚则能端正。无论贵贱,都信诚相待,贫富之间要差别对待。前人探索的章法、制度,后人加倍受益,这件事就让我来负责吧。”于是果童穿着粗布上衣,凭借身体力行和持之以恒的治理,风餐露宿,跑遍了各地,以检视、教导那些陷入极度困苦的贫贱百姓。昨天我们听果童讲了“天有恒干”,“因之若成”的道理。今天咱们接着把这一章解读完毕,看看古人能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和收获。“黄帝曰:夫民仰天而生,恃地而食。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谁适由始?”。浔阳野老在刚刚开始给大家解读《黄帝四经》的时候,讲得很慢,甚至一个字讲一篇。有了前面的积累,后面就越讲越快了。因为所用的句子前面都见过了,没有难点重点,这里就一句带过。黄帝说:百姓无不仰仗天地才得以生养。这天啊,就好比是我们的父亲,大地就好比是我们的母亲。现在我决定,要让我治下的百姓“畜而正之,均而平之”,这项伟大的事业,不知哪位爱卿愿意承担?“对曰:俭若得平,谌若得正,贵贱必谌,贫富有等”。前面果童已经讲过了“不俭则不可平,不谌则不可正。”这里的“若”就是你的意思,没有其他的解读了。果童说:只有你以身作则,自我节制,才能求得公平公正,只有你信诚才能让百姓端正。果童接着说:无论贵贱,都必须要以真诚相待,但是贫富之间要有所差别。这里的“有等”不是强调要有等级差别,而是在说要有所差别。说话要有证据,《周礼司勋》中有“以等其功”的表述。注曰:“犹差也”。“前世法之,后世既员,由果童始”。果童又说:前人探索的“法”,可以恩泽后人,使他们得到加倍的获益。“法”有多解,所以要拎出来单独说。首先是法则、规律,就是《黄帝四经》开篇说的“道生法”的“法”。这里就包含的自然的法则和人类社会的法令、法规。除此之外,“法”包括标准、模式的意思。同时,“法”还有方法、办法的意涵。“法”也写作“灋”。《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廌”为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辩是非曲直。所以这里的“法”还包含前人公平公正,去除“不直者”,从而福泽子孙的意思。有小伙伴读到这里,心里说:浔阳野老,你解读的蛮好的,可是你这样过度解读,是不是有点过分啦?不过分,上一章《五政》中讲到黄帝和蚩尤作战的事,没展开写。而这一章后面就是描写黄帝如何打败蚩尤的《正乱》章。为什么不把两张连起来,而非要插入一个看似不相关的《果童》,就是要在这里楔入一个“前世法之,后世既员”的概念,以证明黄帝的正确英明。“既”是完毕,完成。不同的读音是不同的意思。“员”在这里不读“圆”,而应该读做“云”,是增益的意思。《诗·小雅·正月》中有:“员于尔辐”。最后,果童说,这么光荣而又艰巨的事业,就交给我,让我来为后世开创基业吧。可以跟大家交代一下的是,我之所以费那么大的劲来翻译《黄帝四经》,其根源主要来自下面一句。“果童于是衣褐而穿,负胼而,营行气食,周流四国,以视贫贱之极”。这一句之前被解读为果童穿上破衣烂衫,背着破水罐子,一路乞讨,以显示自己的极端贫贱。我觉得这么好的一本研究治国的书,集中地体现了华夏先人的智慧,是夏商周以来,对先民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如果做深入解读,当中的智慧对我们今天应对当前的挑战,依然是受益良多的。但很遗憾的是几位前辈的解读都未能把当中的大智慧解读出来,作为一个民哲的浔阳野老不自量力,愿意给后学者留下一点解读思路。回到解读中来,果童于是就穿上了粗布衣服。“褐”是粗布衣服,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一句“被褐怀玉”。“衣”字要读四声,“艺”,穿衣服的意思。“负胼而”这里是我的校订,整理小组的专家认定的是“负缾而峦”,具体论证过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全当我提供了一个解读思路好了,至少能前后文读得通。“胼”就是胼手胝足的胼,胼胝的本义就是手脚上的硬厚皮,俗称茧子。“”字读“峦”,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同时,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连续不断的意思。原文是写作“巒”,就是今天的“峦”,我仔细看了原件的图片,虽然有些模糊,但这个字的确是“峦”,“峦”是指小而尖的山岗,按照这个峦字绝对解不通。古人同音通假很正常,多点什么,少点什么都不用大惊小怪。之所以用这个字,是为了和上一句的“穿”字押韵。是的,你没看错,《黄帝四经》中有很多韵文,只不过我并不擅长于此,也就不敢多讲。那么前面的“负”字又是什么意思呢,估计很多小伙伴会觉得如果你后面不讲,前面的“负”我还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人一看见“负”就绝得是背负,所以按照这个思路就把“并”解读为“缾”了,就是现在的瓶子的“瓶”,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负并”就被解读成了“负缾”。那么“负”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就是凭借、依仗的意思。“营”是指扎营,“气”的确和“乞”字同源,可以通假,但“营行气食”解读为沿街乞讨我还是不能接受。我觉得“营行气食”和风餐露宿、餐风沐雨或筚路蓝缕的意思比较接近。“周流四国”我们在《观》章中讲过了,只不过那里写作“周留四国”,“流”通“留”。“以视贫贱之极”不能翻译成以显示极端的贫贱,至少从道理上说不通。还记得黄帝让他干嘛去了吗?“畜而正之,均而平之”,就是百姓都能端正自己,合乎法度,万邦和谐,百姓公平,社会安定。即便是果童示人以极端贫贱,能达到这个目的吗?显然不能。再者,果童自己也说:“不俭则不可平,不谌则不可正”。不自我检讨则天下不能公平安定,不真诚就不会百姓就不会合乎法度。你明明是四辅,装乞丐哭穷是真诚吗?显然不是。“视”的本意是看,有考察、察看、审察的意思,也有治理、处理的意思。“极”有极端的意思,同时“极”也通“亟”急迫的意思。“贫贱之极”也就是极端贫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特困户。所以,果童不是去乞讨去了,而是扶贫去了,风餐露宿,胼手胝足,这不就是老子说的圣人被褐怀玉吗!原来中国的扶贫已经穿越了两千多年,终于在年完成了这个千年目标。然而,世界的贫困人口还有七亿。我相信,等我们把当前手头上的任务完成了,我们会通过一带一路去全世界扶贫的。浔阳野老翻译撰写,版权所有,禁止非研究用拷贝,如需引用转载必须标注来源。更多《黄帝四经》及《老子》解读请在往期中查找。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拾太经·果童》黄帝问四辅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拾太经·果童》夫天有恒干老子所言不“虚”——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逐字逐句解读《老子》——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taozhi.com/yzyy/1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