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成长学院直觉,被我们所误解的一种

文章来源:胼胝   发布时间:2022-8-17 16:42:03   点击数:
 

神农架林区创新实验学校

ShennongjiaForestryDistrictInnovativeExperimentalSchool

直觉,被我们所误解的一种思维方式乔能俊

我和女儿读一本故事书,书中有一道数学题,大意是:一只蜗牛掉进了10米深的井里,白天向上爬5米,晚上滑下去4米,问几天能爬到井口。

我问:“一天一夜,蜗牛爬了几米?”

“1米!”女儿不假思索。

“你认为几天它能爬出井呢?”

“5天!”女儿回答的相当干脆。

她的回答让我很惊讶,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接近标准答案的答案。于是,我满怀期待地说:“你再好好想一想。”

这次,她十分专注地思考起来,然后告诉我:“10天!”

显然,这是女儿“精细”计算的结果。

“真的需要10天吗?”

她又想了想,说:“7天,应该是7天吧。”

“为什么是7天呢?你能说说理由吗?”

“我不知道怎样说啊。”

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图,讲了一下,她知道蜗牛爬出井口需要6天。

“爸爸,我说的只差那么一点点了,是不是?”女儿有些不服输地说。

我鼓励她:“是啊,能想到5天或7天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件事情值得寻味的地方在于:为什么女儿之前的想法更接近正确答案,而认真思考之后的答案反倒偏离了?

“5天”“7天”应该是女儿的猜测和想象,所以她说不出思维过程,而“10天”则是她按照蜗牛每天爬行1米的速度推算出来的——她对自己的口算能力一直很骄傲、很自信。

但这次,让她骄傲的计算能力败给了直觉。

直觉,有时我们叫它“瞎猜”,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现代神经心理学认为,直觉思维的发生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它产生于从额叶到大脑皮层后部大脑左右两半球交界处的狭长地带,即被称为“联络脑”的胼胝体,胼胝体可以看作左右两半球交叉互补的最佳协作区域。研究表明,直觉是人类的一种意识活动,但又不完全是人的自觉的意识活动,并不全在自觉的意识范围之内,而是在自觉意识之外,在潜意识之中。直觉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直接性

所谓直觉思维的直接性,主要是指直觉不通过任何感性材料积累和逻辑推论为中介,就能直接洞察到事物的本质。思维者不是按部就班地推理,而是跳过若干中间步骤或放过个别细节,从整体上直接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结论。因此,直觉思维表现为整体上的确定性和细节的模糊性,使我们不仅能很快地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

○突发性

直觉思维的突发性,主要指直觉的降临、直觉结果产生的突然性、不可预期性和不可理解性,使人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它像一缕倏忽即逝的闪光,在其极短暂的闪现中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感受。“顿悟”最能表达直觉的这个特性。

○独创性

直觉思维侧重于对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而不拘泥于细节的思维活动。因此,它的想象是丰富的,常常具有反常规的独创性。正如凯德洛夫所说:“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直觉思维这种从整体考虑问题的战略眼光常常帮助人们找到一些关键性的突破口。

○或然性

直觉思维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是在逻辑依据不充分的前提下作出的判断,这种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这特性称为直觉思维的或然性。采用直觉思维的目的在于迅速找到问题的本质或内在联系,提出猜想,而不在于论证这个猜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创新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当今社会,直觉思维的重要性日趋突显。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际交往日趋频繁复杂,众多事态瞬息万变,在很多情况下,主客观条件都不允许我们面临问题时,要在搜集到了足够的材料之后再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通过逻辑思维逐步推论,常常只能根据并不充分的材料,凭借直觉判断形势,洞察实质,做出抉择,然后再运用逻辑推理去加以审核、修正,最终通过实践加以检验。

在教育领域最先重视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是美国。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由35位著名科学家、教育学家参加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伍兹霍尔会议,讨论改进中小学数理科学教育。在这个会议的五个工作组中专门有一组讨论“直觉在学习和思维中的作用”。会议主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这种以机灵的推测、丰富的假说和大胆迅速地做出试验性结论为标志的直觉思维,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财富。”布鲁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天赋”。

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在“应试”的背景下,精准训练、标准答题是学生的生命线,因此,在正式学习中逻辑思维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直觉思维是被打压的对象,甚至是不允许存在的。为了应对高烈度的教育竞争,每一位家长都不得不提前把孩子赶上以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夯实基础为特征的学习之途。我的担忧是:上学之后,谁能包容我的孩子的瞎想?

家长成长学院往期回顾

乔能俊:孩子行为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杨江桥:如何建立家庭心愿评价体系,促使孩子自主成长?父母的观念,原来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乔能俊:那些优秀孩子的父母,都是这样爱孩子的

杨江桥:陪伴孩子,怎样才更有效?

乔能俊:孩子的故事里藏着心灵密码

刘琼:在孩子嘴里,我们找到了一根看不见的鱼刺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父母从“不做”开始

胡雅洁:孩子手臂上那深深浅浅的划痕,在诉说着什么?

乔能俊:毁掉孩子的不是问题,而是父母的傲慢无知

张瑜慧:孩子眼中的“欺凌”跟家长眼中的“欺凌”可能截然不同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初中:七至九年级学生。

年秋季学期报名通道!

01

网上报名

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taozhi.com/yzyy/1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