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行业,一些压货商是怎么ldquo

文章来源:胼胝   发布时间:2021-8-31 12:41:12   点击数:
 

放眼当前世界,多国央行疯狂印钞,通货膨胀大有水漫地球村之势!着眼国内,土地“非粮化”种植结构调整、野生动植物保护、药典标准逐步提高……每一条消息,都似乎在告诉药市大众:中药材行业周期到了,滥市行情将要过去,一波好行情不是在酝酿,而是已经拉开序幕!

那么,中药材行业的黎明真的要来了吗?确实如此!

但是,风来了,飘舞的不全是人民币,吹起的也有沙砾和尘土。商场如战场,金戈铁马之后,有胜利者的欢呼就会有失败者的呻吟。海潮涌起时,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当做那个最潇洒的弄潮儿,海潮退去时,许多人才突然发现,原来那个在裸泳并哭泣的却是自己!……

近期,关于中药材行业一些品种的行情渐好,价格上涨之原因都让专家说烂了,也分析得让读者腻歪了,在此,我就不拾他们的牙慧瞎白话了。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中药材“压货”方面的故事。

年的时候,笔者的三个朋友,一个是中药材行业压货商,一个是中药材市场白芍切片户,一个是对中药材压货生意非常憧憬与向往的家具店老板。

先说那位压货商,这位老兄在中药材行业搞抄货生意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他的压货原则和经验,就是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怎么说呢,十几年过去了,这位仁兄大财没发过、小财总是偶有所得。经常是“压了六个品种,三个品种挣钱、两个品种够本、一个品种赔钱”或是“压了四个品种,两个挣钱的、一个赔钱的,还要捎上一个品种够本的”!如此平均下来,辛苦不少,挣钱不多,整天别看他忙得脚不沾地,但战果并不辉煌。通常就是听说这个品种不错,赶紧冲上去抄上一把,又闻另一个品种潜力彰显,于是急三火四地又追着潮头“拿货”去了。

总之一年下来,可以这样总结这位仁兄的岁月年华,他要么不是在仓库里忙着出货,就是在忙着去拿货的路上,平时似乎哪个品种涨价都少不了他的影子,可哪个品种涨价他又确实没捞到一勺稠的,名誉上他是压货商,其实他活的比专营商还累还辛苦!

再说说那位白芍切片户,其实这位老兄的白芍生意做得挺不错的,那么,为什么他又想着去搞其它药材“压货”呢?因为搞白芍切片太累人了,每天天不亮,不仅要去赶集买白芍个子,而且买回来还要浸润切片、晒药、送货,有时忙到天黑,人都累散架了,活还没干完。再加上自己手里有点闲钱用不着——于是呢,这位老兄就想在生意上增加一点“花样”,一边搞白芍切片,一边搞压货生意。换言之,如果以后药材压货生意能做顺当了,或许白芍切片的营生就慢慢放弃不干了。

这第三位仁兄,也就是那位卖家具的朋友,他准备搞中药材压货的动机和起因更简单,就是因为去药市给一位卖三七的药商送了一趟家具,听说搞三七压货的人都发财了,于是就坐不住了,感觉卖家具生意没前途,就想着自己也去搞中药材压货挣大钱……

这样,三位志趣相投的哥们在一家中药材信息部不期而遇,一说一拉,怪对脾气唻,于是三个人头抵头一合计:良姜这个品种不错,价格不高潜力大,种植需要3—5年周期长,而且是属于家家户户日常必用的药食同源品种。得了,就它了!咱哥仨一块买高良姜“压货”去吧。

说干就干,三个人马不停蹄奔赴广东高良姜徐闻产地,开始下手抓高良姜品种。每人满满当当拖了三大车回来。并且三个人事先说好的:买货时是一块买的,到以后准备卖货时,也尽量相互打个招呼,谁也不能不讲义气,私下偷偷一个人“逃仓”。

但是,吨货是三个人一块买的,拉到家也是“三一三剩一”一起分的,价格、质量都一样,包括二年后准备出货时,各自也都遵守了承诺,大家也都相互打了招呼,但卖货后的结局却出现了很大差异:一个挣钱的、一个够本的、一个赔钱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呀!

他们的高良姜都是11元公斤价格在产地拿的货,期望值是能涨到30元公斤时再出货。可是呢?货拿到手里放了二年,市场大货价格最高涨到14元公斤就停了。后来再看看徐闻产地,眼见高良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他们就不再坚持,开始“甩货”了。

那么,这三个人最后谁挣钱了呢?

是那个白芍切片户挣钱了,他的60吨高良姜,刨去成本挣了大约12万元。

谁够本了呢?

是那个压货商!11元公斤从产地进购的货,压了二年,虽然赶上了14元公斤的行情,可是一笔一笔开支算下来,那位压货商按亳州的土话讲,落了一个“狗喝油(够本)”,嘛也没挣着。

那么,不用说,赔钱的自然是那位家具店老板了!只是,别人要么挣钱要么够本,同样质量、同样价格购货、最后也是统一时间段出货,这位家具店老板怎么会赔钱呢?这可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就长”了!

首先,咱先从白芍切片户开始讲。

三个人的高良姜药材虽然采购价一样,都是11元公斤从产地拿的货,但是,这位白芍切片户的60吨货,在本金和卖价上彰显了自己的优势。

其一:他买货的钱不是借贷的,是自己的闲钱,不产生利息。

其二:由于他本身就是白芍经营户,拥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群。高良姜在出货时,他跟自己所有的老客户打了一遍招呼:“我手里有高良姜,这个品种你们如果有订单,就别买别人的了,人家啥价咱啥价,请大家多帮忙”。

如此,切白芍片的这家,60吨高良姜基本上都是按照市场价14元公斤卖出的。虽然大部分是赊销出去的,但前面已经说过,本金不是借贷的,有账期也无所谓。反正赊销对象都是自己多年的老客户,给现钱不给现钱都能睡得着觉。

再说了,客户付款也是循环性的,压了高良姜款就不会再压他的白芍款,压了白芍款也就不会再压他的高良姜款。周而复始、往往复复一样的道理。亦因此,这样算来,减去二年的4万元冷库储存费用,和药材的正常百分之二折损,这位白芍切片户按高良姜进价与售价相差3元的毛利润计算,最终挣了大约12万元左右。

现在咱们再说说那位压货商。

那么,在卖货时,明明高良姜市场行情与当初的进价相比有3元的空间利润,那位压货商为什么却没有挣到钱,只做到了“保本”呢?

原来,虽然在资金上他和白芍切片户一样有自己的优势,货款不是借贷的。

但是,在卖货上他却缺乏像白芍切片户那些客户方面的人脉关系。出货时,高良姜市场行情是14元公斤不假,产地售价却是12.8—13.2元。如果把货兑给市场专营商,那你不比产地便宜点,人家还真不要你的。已经失去人气、潜力的品种,想甩大货,除非你在价格上做出大的让步,否则谁也不愿“接盘”。

卖给走货商也不行,走货商一般都是按订单数量采购,要一吨你只能送一吨,要10件你只能送10件,多了人家不接收。

另外,还要给他们标件、换包装、送到托运部,并且不付现款,最后一纸欠条就把你打发了,非常麻烦。

这样,那位压货商就没有选择在市场出货,而是找了两个大车,把高良姜药材又拖到产地,委托产地药材种植农业合作社代为销售。

可是,在产地大货销的不错,但俗话说,皇帝佬也没有白使唤人的吧!减去拖去的大车费用,又给合作社拿了一公斤3毛钱的“落地、仓储、代销”等辛苦费,实际上卖价还不足12.7元公斤。

另外,高良姜从起初的产地采购,再到拉回市场存入冷库放置二年,又到交付了4万元冷库储存费用,再装车拖回产地销售,以及两年下来货量折损约占总货量的百分之二以上,眼见又是一吨多货在无形中蒸发了!一番折腾下来,数十万元的本金倒腾二年愣是没有产生一点效益,这位压货商赚了一个“狗喝油(够本)”。

那么,那位家具店老板怎么会赔呢?

其实赔钱的因果非常清楚,那位家具店老板的高良姜购货款都是借贷的。起初他也想拿自己的本金压货高良姜,可是,一点有限的资金全在家具商品上面,抽不动款。再说了,真把家具商品上的本金抽走了,那么家具生意岂不也干不成了?

想搞药材压货生意怎么办?借贷啊!

于是,家具店老板第一车20吨高良姜的购货款,是用自家房本贷的4厘8的利息;第二车20吨的购货款,是把第一车高良姜货物抵押给冷库贷的1分2的利息,第三车高良姜购货款,则直接用1分5的利息,从乡下侄女那儿把人家婆家给的彩礼钱转了出来采购的。

那么,侄女给他算一分五的利息高吗?其实不高,年那阵子,有些人搞中药材压货生意晕了头、红了眼,甚至3分5分的利息都敢使用,而有些小房地产开发商在民间集资,最终钱还上还不上两说,有时狗急跳墙之下,8分、一毛的利息都不嫌高。

因此,在那个时节,家具店老板的侄女只收了叔叔1分5的利息,那是给了他天大的人情面子。

——再说了,这高良姜本来就是奔着30元公斤的期望值去的,与之相比,1分5的利息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如此一倒腾,对于家具店老板来说,60吨的高良姜放置二年,光产生相应需要付给别人的利息就达到了15万元左右。

可是60吨高良姜又是怎么出货的呢?市场上行情价格是14元公斤不错,但是他同样无法卖到市场行情价,因为所谓的市场行情价是以赊销、零售、送货上门为基础的。

而要想大货出售,只能低于市场行情价甩货才行。好在当时有位给香料厂家供货的走货商,经熟人保账中间“说和”,60吨货要完,给他一个13元公斤的产地价格。但是,这却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货交掉后需要等待4个月的账期。否则,如果给现款,人家直接从产地采购,也就不会要他的货了。

从卖价上算,家具店老板的高良姜放置二年,一公斤挣两块钱,60吨货相当于挣了12万元。

但是,所产生的、需要付给别人的利息已经达到了15万元。再加上冷库储存费用4万元,以及货物放置二年平均折损百分之二以上,又等于损失了2万元,和卖货后需要继续等待4个月所产生的近3万元银行利息,最终抵算:一个压货期二年、表面上挣了2元钱的品种,其实暗里归拢一下合计合计,家具店老板整个压货过程,却是实实在在赔了12万元左右………。

好了,闲话不再赘述!

各位朋友,读过以上这个小故事,如果,你是一位中药材压货商,又从中悟到了自己的哪些方面成功的诀窍,或失败的不足之处呢?

1、资本来源的重要性?

2、品种把握的关键性?

3、销售层面的优势所在?

4、优柔寡断,人云亦云,缺乏对品种的独到眼光与果断决策?

5、还是因为品种压的太杂,不能够潜心研究,并“稳、准、狠”地针对某一潜力品种做出大的投资?……

其实,不管你对此参悟到了什么,市场上一些压货商,多像那位家具店老板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中药材压货博弈中,混混沌沌、不知不觉中“死掉”或垮掉的确实不少!

不要以为中药材行业盘面不大,但水深着呢!………

希望和大家在一起分享对中药材市场行情探讨,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taozhi.com/yfzl/13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